118全球新闻网 | 118news.com.au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互联网的颠覆性转变:从搜索至上,到社交为王

2018-5-8 06:19| 发布者: hubert | 评论: 0 |来自: 36氪

导读: 从web1.0到web2.0,互联网经历了重大变化,搜索引擎的地位被社交媒体所取代,这一变革带来的影响至今仍未消失。


Nat Eliason在Medium发表文章The Destructive Switch from Search toSocial,探讨了这一话题。

2006年对我们的大脑来说恐怕是不怎么友好的一年。那年7月,Twitter诞生,开启了它席卷世界的旅程;9月,Facebook增加了新闻推送的功能。但在当时这两项新发明都不是特别受欢迎,如果你看看当年最受欢迎的10个网站,就会发现它们几乎是清一色的搜索网站:

Yahoo

Time Warner (AOL)

Microsoft

Google

eBay

Fox

Amazon

Ask

Walmart

Viacom

Fox和Viacom是当年最受欢迎的十大网站中唯二的非搜索类网站。看来起码在2006年,人们上网是为了找到点什么东西。然后即使我们把最受欢迎的网站清单扩展到前20个,多出来的唯一一个非搜索类的网站是“娱乐”类网站迪斯尼。而总体看来,娱乐网站只占前20名中的3个,社交媒体网站则无一上榜。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排名情况:

Google

YouTube

Facebook

Wikipedia

Yahoo!

Reddit

Amazon

Twitter

Windows Live

Instagram

谷歌在最受欢迎的网站中拔得头筹,但现在十大最受欢迎网站中有6个是跟社交或娱乐相关的。2006年的互联网是被用来寻找特定的信息的,而2017年的互联网更多的是用来看看有什么可供娱乐的。毕竟你上Facebook、Reddit、Twitter或者Instagram不是为了找到点什么东西,而是你想看看它能给你找到点什么东西。

所以在2006年,你上网是为了找出你想要的东西。除非你是在看新闻,否则你读到的东西都是你想要的。不过现在情况已然改观,作为受众的你,大部分信息都是被动获取的。过去上网就好像去图书馆一样,你可以浏览和挑选你想读的东西,不过现在不行了,现在上网更像处于拉斯维加斯大道上,有各式各样的东西都想吸引你的注意力,想找点什么乐子简直不能更容易。

这是一种微妙的变化,我们大多数人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它的发生,但从某些某些方面来看,这种变化对我们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也许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感觉并不明显,但如果我们跳脱出来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和角度去审视它们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切都那么显而易见。

对注意力的影响

最显著的问题就是这种被动地接受信息对我们注意力的影响。你现在还能轻轻松松地坐下来看一个小时书,在这段时间里不去看社交媒体或电子邮件吗?你现在还能通读整篇文章,在此期间忍住不切换到另一个界面或窗口吗?在工作中,你现在还能在不查看新闻、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的情况下保持几个小时的认真工作状态吗?还是说你每分钟都在上述几种状态中转换很多次?

如果你去问那些现年50岁以上普通的互联网用户,他们会保证在年轻的时候专注于看书或者干其他什么事儿比现在容易得多,因为那会儿还没有各式各样的娱乐来时不时地叨扰你,分散注意力。这么说的话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是由技术本身造成的。就像Nicholas Carr在《The Shallows》一书中解释的那样:

……当我们进入网络世界的时候,其实就进入了一个导致粗略阅读、心不在焉、肤浅学习的世界。在网上冲浪的时候,你可能会想得很深刻,就像你在读一本书时,可能会想得很肤浅一样,但这并不是科技要提倡和奖励的思维方式。

不多对此我要做一点更正:这不是互联网的决定性特征,这只是互联网最终的结果。你仍然可以在网上找到可以深度阅读的地方,用你想要的方式去阅读想要的内容,但这不是人们选择使用它的方式。再看:

互联网…把我们变成了实验室的老鼠,我们需要不停地按压杠杆,才能得到象征着知识营养的小球。

直接浏览“你应该在6点之前做的5件事”而不是坐下来拿一本《集异璧之大成》细心阅读,这么做似乎更容易获得智力上的营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断从“垃圾”媒体上获取所谓的营养,而不是努力应对更具挑战性和思想深度的阅读。于是就这样,我们逐渐丧失了专注于挑战媒体的能力。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我们愈发疏于锻炼自己的注意力,然后自己的注意力变得愈发糟糕,然后就愈发偏爱于关注垃圾媒体的那些东西。


如果你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主要是获取你想要的信息,那么你的注意力就会保持不变。它不会因为在网上浏览数据而受到影响,因为这就像在图书馆浏览数据一样。

但在社交媒体和娱乐主导的互联网世界里,你获取的信息往往是直接就推送给你的,你会不断地被吸引,去关注你觉得最合胃口的那些话题,然后点开标题和诱人的图片,再然后这样一步步地丧失了你的专注能力,最后甚至有可能连你应该消费什么都决定不了。

为了满足观众那金鱼一般的记忆(只有7秒),媒体唯一的选择就是简化、缩短任何媒体分享的内容,在博出位上面做大做文章,以确保它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从而获取更大的收益。

也许你可以在下次看电视的时候试试这个——在新闻片段或广告中,开始计算镜头切换前的秒数。看看你能数多少?除非你在看C-SPAN,否则我觉得不太可能数超过10秒,甚至有可能连5秒都数不了。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是切换的时候?因为这是一种确保你注意的方法。如果镜头静止不动,你的眼睛就会盯着大部分的场景,然后开始心不在焉。但是当视线开始移动时,你就会更专注,就像一个猎人在观察大草原一样。

不过,镜头的跳跃相对无害。因为它并不一定会降低信息的质量,只是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如果信息被重新包装,单纯就是为了图好玩儿,或者为了图你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的质量才会降低。

低质量、虚假的新闻

新闻,尤其是电视新闻很少是根据重要的内容来选择呈现的,相反其选择标准是娱乐性。Wolf Blitzer为了让你继续收看CNN的广告,他什么话都说得出来。这些媒体已经对这一套操作手法驾轻就熟,而你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被耍了。正如Neil Postman在其1985年的著作《娱乐至死》中所说的那样:

你想想,有多少次你早晨起来看到收音机、电视或者报纸上面的信息然后改变了你的原有计划,或者这些信息导致你采取了一些本不打算采取的行动,但是这些信息真的能帮助你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吗?…

你可以通过问自己一些其他问题来了解这意味着什么:你计划采取哪些办法来减少中东的冲突?或者降低通货膨胀率、犯罪率和失业率?你有哪些关于保护环境或减少核战争风险的计划?关于北约、欧佩克、中情局、平权运动之类的事,你又有哪些打算?恕我冒昧,直接帮你回答了吧:你打算什么也不做,因为你什么也做不了。

在2017年,问题的严重程度已经扩大了起码10倍,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偏好导致了我们所消费的绝大多数信息都是惰性的、低质量的,甚至是虚假的。

其实当你获取大部分信息的来源是新闻推送的时候,你就已经是媒体的俘虏了。尽管你在Facebook上点赞、评论,花费大量的时间,不过Facebook并不特别在意这些信息是否有价值,是否表述清晰,是否言之有据,Facebook只在乎它足够有趣就行了,这样一来你就会继续关注Facebook然后乖乖地点它的广告。

然而,问题并不止于获取了低质量的信息和新闻。为什么我们一起坐在餐馆里的时候能看到这么多人在抱着手机玩儿个不停?你可能会解释说这是上瘾了,就像在网上聊天但其实没什么可说的一样,但还有一种可能是,人类现在太无聊了。

当你发现自己口袋里有一个精心设计的数字世界,而且是随时随地专为取悦你的时候,你为什么要和那些只会谈论他们在网上看到的内容的人交谈呢?当你可以免费在“拉斯维加斯大道”上获取你想要的一切的时候,你当然不会考虑选择去图书馆了。

这可能是网络重心从搜索到社交的转变中最危险、最微妙的一部分了。你在Facebook、Instagram、Reddit上的每一个小时,或者另外什么娱乐、社交媒体中,你都失去了逃出泥淖和自娱自乐的能力。而且,一种娱乐形式越是接近“拉斯维加斯大街”的一面,它对你自娱自乐能力的危害就越大,你也越容易对它上瘾。

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觉得阅读、散步、安安稳稳吃一顿晚餐、听一场音乐会或者任何一种“老式”的娱乐形式非常无聊,这其实透露出一种明显的信号——说明你已经无法满足于当前多巴胺分泌带给你的刺激水平了。所以较老的娱乐形式其实并不无聊,它们只是相对于你所习惯的刺激水平而言是无聊的。如果你的空闲时间都被娱乐和社交媒体占据的满满当当,那么你感觉过去的消遣方式颇为无聊也就不足为奇了,但这并不是对娱乐消遣的一种指责,它仅仅是对你可能娱乐上瘾的一种警告罢了。

当这些孩子把他们的空闲时间全部都花在父母给他们买的iPad上——只是为了让他们闭上嘴巴安安静静的——这个时候,让他们再去听一场3年级老师的演讲怎么能提起他们的兴趣呢?不过话说回来了,如果他们不觉得无聊,那才奇怪了呢。我想,你会发现很多从小到大身边都不缺电视电脑的孩子都很难集中注意力。

而且我应该提到过了那些关于“教育”的应用程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因为这些应用的设计初衷仍然是为了把孩子们吸引到应用本身,以此来使得孩子们不会去用其他的教育类应用。没错,你猜对了,这就意味着为了吸引孩子们它们甚至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用明亮的颜色、快节奏的动作,还有屏幕跳跃以及任何其他可以让孩子们参与其中的办法。(结果这样一来他们就更没法认真听老师上课了)。

那些在多动症开始前就毕业的成年人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工作。即使是在你办公桌前,你同样能够在Facebook、Twitter、Reddit以及你的实际工作之间轻松自如地切换。不过教室里的学生就没有这么多丰富多彩的选项了。你对娱乐和社交媒体上了瘾,他们还没有。

可是如果我们放任自流,那这些问题就会继续下去,并且日益严重。听之任之的结果就是我们越来越滑向娱乐、推送的深渊,在被动挑选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信息漩涡中无法自拔。这是一种成瘾性症状:我们越顺从它,它就越强大,我们也就越没法认识到它对生活的巨大影响。

但是我们仍然有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消费多少。而且当你想要回到过去那种寻找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推送的状态时,你没有理由做不到。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